
登山者发现的“石斧”。三星堆文明的源头在哪?近日,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三星堆博物馆、什邡市博物馆,联合德阳、茂县两地户外和野生动物保护人士共同探讨,试图解开这一谜团。会上,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三星堆遗址发现后,考古人员一直在探寻三星堆文明的源头,桂圆桥遗址、茂县营盘山遗址的发现,陆续给考古人员一些启发,形成了一个证据链。据了解,什邡发现的桂圆桥遗址,是目前成都平原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章泽表示,桂圆桥遗址发掘揭示了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的来源,形成了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文化到古蜀文化的发展序列。据了解,成都平原新石器晚期文化到古蜀文化重要遗址的分布可分为两个区域,一是桂圆桥遗址、三星堆遗址、箭台村遗址等,分布在平原东北部;二是以成都平原古城址群为代表,分布在平原西部。从遗址的分布区域推测,进入成都平原的路线可能有两条:一是从茂县翻越九顶山直接进入什邡,二是顺岷江而下从都江堰进入平原。考古证明桂圆桥遗址一期和茂县营盘山文化较为相似,而什邡和茂县仅一山(九顶山)之隔。从地理上看,茂县到什邡红白镇的直线距离约36公里,距什邡城区(桂圆桥遗址)约70公里,虽然其间道路险峻,专家猜测古代应该存在联系通道。刘章泽说,如果第一条线路成立,那么传入路线具体为:茂县营盘山-桂圆桥-三星堆一期-三星堆文化。被誉为“九顶山的守护者”、茂县凤仪镇茶山村羌族农民余家华在探讨中介绍,近20年来,每年要上到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巡视10余次,阻止盗猎者。一般巡山,他们会从茂县出发翻越九顶山前往绵竹清平或者什邡红白一带后返回。“山上有很多古驿道,地震以后大多被毁坏了。”余家华介绍,地震后,道路垮塌,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路,但是很多古人活动的遗迹依然有存在。德阳市登山协会会员王晓弟带来了两件在九顶山上发现的石器:一枚在筲箕塘发现的石斧,以及一枚在茂县凤仪镇茶山村后山发现的削刮器。经鉴定,石斧来自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晚期文化传入成都平原的路线,很可能是从茂县翻越九顶山直接进入什邡。”刘章泽说,石斧的存在,说明当时人们活动区域已经到筲箕塘,也就是从茂县翻越九顶山进入什邡路线的中间。据悉,相关专家下一步将在石亭江和鸭子河之间进行考古调查,同时对茂县到什邡的线路进行研究。文/图 记者 张炜